园子里工匠正合力在安放一块大石,造型看起来倒不错,便问:“打哪儿来的?”
“殿下,这可是太湖石,底下的人瞧着模样独特,放在您的园子里正合适,便买了来,您瞧着可好?”
“挺好。”贺惜朝看着倒是挺满意,不过他问,“得多少银子?”
“这个……”官员讪笑了一声。
萧弘看过去,“多少?”
“差不多……一万两。”
“什么!”贺惜朝惊讶的时候,萧弘就跳起来,他指着方才还在说好看的太湖石道,“就这么块破石头,值一万两?”
“啊哟,殿下,这可是从苏州运过来的,路途远,石头重,还得保持太湖石的独特造型,可不就贵了吗?”
“滚,当本殿下那么好糊弄?这可是一万两呀,那石头都能用银子堆起来!”萧弘越看越觉得不值,“买块石头难不成特地跑一趟苏州,一来一回王府都能修好了,骗谁呀?”
那官员瞧萧弘跳脚,便哄道:“我的殿下呀,您又何必纠结在这块石头上呢?您瞧瞧王府的格局您可喜欢,这一山一水能入您的眼吗?眼看着就要完工了,您若是还有地方要改动,可得尽快提出来,一旦落成,再改就麻烦了。”
然而萧弘却没那么容易被糊弄过去,他说:“一块石头一万两,这所有陈设布置下来,岂不是要三十万两了?合著本殿下的安家银子就都花在这些不能吃不能用只光看看的东西上?年后住进来,若是不发俸银王府上下岂不是都得喝西北风去?你们算计的倒是好啊!”
萧弘此言一出,那唯唯诺诺的官员顿时沉下了脸色,他抬了抬手道:“殿下乃第一位封王的皇子,这王府自然得修得高大气派,里头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可是内务府工匠们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用料采买都讲究,别看这一块石头一万两,若是换成个普通大石,可就破坏了园子的意境,这贵自然有贵的道理。不过殿下若是嫌花银子,下官自然也可以命人换成便宜的,只是堂堂王府,外表看得气派恢弘,里头却不伦不类可就怪不得下官等人了。”
萧弘眯起眼睛,冷冷地问:“张大人,你这是在威胁本殿?”
“自是不敢。可是殿下,等王府建成入住之后,皇上大抵也会亲至欣赏,若是不甚美观,丢的可不仅是您的脸面,还是皇上的。”
别看这位张大人品级不高,说话的时候也是低眉顺眼,可这话听在萧弘的耳朵里却怎么都刺耳。
萧弘气地当场就要发作起来,却忽然听到贺惜朝说:“算了吧,殿下,张大人也是照着规矩办事,您别为难他了。”
贺惜朝清清淡淡的话让萧弘的怒气憋了回去,他皱着眉头,看了贺惜朝一眼。
张大人对着贺惜朝拱了拱手,满脸笑意,“还是贺解元善解人意,这样吧,若是殿下手头拮据,接下来若有可替代的便宜东西,下官便做主替殿下省了银子吧。”
贺惜朝也跟着温和回礼,“那便多谢张大人体谅。”然后他对萧弘说,“走吧,殿下,还有要事要办,就别逗留了。”
张大人立刻对萧弘行礼,“殿下慢走。”
萧弘没搭理他,跟着贺惜朝走了。
只是走了几步,他回头看了一眼,瞧见的却是那张大人脸上来不及收回去的一抹讥笑。大概是觉得堂堂亲王,扣扣索索,小家子气吧。
出了英王府,萧弘便道:“惜朝,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父皇明面上就给我三十万两的安家银子,内务府修葺房舍不算,可里面装饰的东西都得我自己掏银子,照这个样子,三十万两都不一定够花。”
贺惜朝说:“张大人不过是内务府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你跟他争执起来,除了显示你仗势欺人之外,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说开了去,堂堂亲王连三十万两都拿不出,似乎有点丢人。”
“可我就是拿不出呀!”萧弘说,“当然,父皇私底下给了我十万两,你从外祖那里拿来了三万两,还有母后留给我的一笔银子,可这些没到明面上。明明那些东西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凭什么让我当冤大头,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你想怎么办?”
“要不我去找父皇?”萧弘不确定地询问,不过还不等贺惜朝反对,他自个儿就先摇头了,“会不会显得我太没用了些?”
贺惜朝笑了笑说:“这跟有用没用没关系,而是皇上估摸着也知道。毕竟他也是从皇子过来的,难道那时候内务府就清廉了?据我所知,只会更腐败。所以他私底下补给你十万两,就是让你开府后周转用的。”
“父皇既然知道怎么就不好好整治整治?”萧弘有些不解,有些埋怨道,“一万两的石头啊!我还不如直接用银子铸个一模一样的,等不够花用的时候砍一截下来救急,哪怕远远看着也舒服。”
英王府离书巷并不远,他俩舍弃了马车,直接走过去。
闻言,贺惜朝简直哭笑不得,“水至清则无鱼嘛。”
萧弘却不认同,“我没说不让他们得点好处,稍微落下点进口袋我也能睁眼闭眼当做赏他们了。可是看那破石头,什么从苏州运来的,骗鬼的吧,估摸着三千两都不值,居然敢狮子大开口问我要一万两!惜朝,我那三十万中有十万两用到王府里就不错了。”
“的确,贪的是太多了些。”贺惜朝附和着点头。
“可不是,刚才我都打算查账,你却将拉我出来。”萧弘说着说着便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侧过头看着贺惜朝,“你怎么这么淡定,这可是银子啊!咱们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才省下的银子,他们居然敢从咱们的口袋里偷银子,而且还偷那么多!”
“是啊,咱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道理养肥这帮硕鼠。”贺惜朝停下脚步,看着求知书斋的匾额,眯起眼睛,“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是,惜朝,你准备怎么办?”萧弘睁着亮晶晶的眼神看着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贺惜朝轻轻一笑,轻飘飘地吐出两个字,“查账。”接着抬脚走进书斋。
作者有话要说: 贺惜朝:从来不知道我还有被萧弘反将一军的时候。
萧弘:惜朝,惜朝,惜朝……
贺惜朝:唉,粘人的很,真是烦恼。
遥:哪天不粘了,你就该烦躁了。
第106章 招聘人才
罗黎早就已经等在书斋的二楼了, 旁边还有方俊。
看见贺惜朝上楼来,两人立刻从椅子上站起对着他行礼, “先生。”
然而一抬头,就发现贺惜朝身后还有一个人, 那周身气度, 一身贵气逼人的打扮, 一眼就知道是谁了。
他俩面面相觑, 不知道萧弘为什么也跟着来,不过还是赶紧又施了一礼,“英王殿下。”
“免礼。”萧弘不在意地抬抬手,他在贺惜朝宴席上见过罗黎, 可另一个年轻书生却陌生,模样长得还挺机灵, 于是立刻转头看向贺惜朝, 用目光询问着:不是只有这个胖子吗,那个书生打哪儿来?
“这是方俊,还只是一个童生,不过明年参加院试, 以他的水平, 考中秀才不是问题。”贺惜朝介绍着请人都一同坐下来。
罗黎和方俊没想到萧弘会来,一时间有些拘谨, 然而听到贺惜朝对自己的评价,方俊很是激动,忙问:“真的吗, 先生,我能中秀才?”
贺惜朝颔首,“发挥正常便可。都别站着,表哥微服出行,无需那么多礼,坐下来说话吧。”
萧弘在旁边没反驳,他提起桌上茶壶,给贺惜朝倒了杯茶,然后才顺手给自己倒上,看样子当真平易近人。见这俩还站着,忍不住问:“站着是等着我给你们倒吗?”
于是两人赶紧坐下来,纷纷表示自己来。
贺惜朝来时带了一个小匣子,他将匣子放在桌上,开启,里面是一叠文稿,然后推到罗黎的面前。
“这些便要麻烦你俩去刊印,错字我都检查过,不过不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所以你俩最好再看一遍。”
罗黎小心又恭敬地接过,郑重地道:“先生放……放心,求,求知书斋的掌……柜给我们介,介绍了一个书……商,比较可,可靠。”
萧弘听了忍不住掏了掏耳朵,觉得这胖子说话不容易,旁边人听得也很难受。
罗黎见萧弘不适的表情,脸上忍不住露出歉意来,他看了方俊一眼,后者说:“这书珍贵,我们会全程盯着的,防止有人偷泄出去。”②思②兔②网②文②档②共②享②与②在②线②阅②读②
贺惜朝点头,“那就请你们辛苦些,我事儿忙,就不过问了,等刊印完毕,墨迹阴干,你们再通知我。”
“是。”
“另外,还有件事我需要你们帮忙。”
“先生请说。”
“我要聘请几个人,你们写一张招聘文书在赠送书本的时候贴出去。”
贺惜朝说完,方俊跟罗黎彼此看了一眼,然后问:“先生想要聘请什么样的人?”
萧弘也是一脸疑惑,因为他没听贺惜朝提起过。
贺惜朝见他们不解,便微微一笑道:“账房。”
此言一出,不仅是罗黎跟方俊,就是萧弘也很不解。
“惜朝,几个账房而已,为何要广二聘请,若是需可靠之人,直接让人推荐不就好了?”
罗黎难得提议道:“先……先生,若您……不嫌弃,不如学,学生推荐几个得,得用过来,如,如何?”
“是啊,这胖子不是我的账房管事吗?他的手下,自己去找呗,若实在不行,各个庄子,铺子,产业里也有好手,我堂堂英王府找几个账房还不容易?”萧弘不在意地说。
然而贺惜朝却摇头,“此账房非彼账房,这些人招过来,我都要特地培训过的,将来就是你的出行班底。”
“啊?”萧弘诧异极了。
贺惜朝悠然地放下茶盏问:“你不是要查内务府的账吗?”
“让这些人去查?”
贺惜朝摇了摇头,“不是查,是审,审计。”
“这是一张招聘启事,以英王府的名义聘请以下人才。”
贺惜朝站起来,一边说一边揹着手来回踱步,而桌子前,罗黎和方俊正执笔奋笔疾书。
“岗位:拟定账房。
人数:八到十位。
要求:第一,需取得童生资格及以上;第二,年纪在三十岁及以下,以实岁计;第三,算学能力出众,至少需理解《九章算术》前十章;第四,懂账,会看账,甚至会做账者优先考虑。”
贺惜朝说到这里,就见到方俊面露难色,似乎有所不甘地瞟了眼边上的罗黎。
“满足以上一二三,便可带上籍贯路引等身份证明来求知书斋找你们报名,报名时间自张贴招聘启事之日开始,共三日,资格初步筛选之后符合条件者会组织一场笔试,笔试成功后方进入第二轮面试,面试通过则被正式录用。一旦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