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恭贺你得中探花!”
“文轩兄——”柳思源朝他投去求救的目光。
吴轩转过头,像是才发现杜传枥似的,道:“杜公子,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传枥道:“吴兄独得陛下青睐,才真是让人十分钦佩。”
两人皮笑肉不笑地寒暄了两句,吴轩就以有事情商谈为由,直接带着柳思源走人了。
琼林苑是皇家别院,除了是举办琼林宴的场所,它还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园林。
两人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亭子坐下来。
看了看四周无人,柳思源才小声道:“文轩兄,陛下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点我为探花?”
“应该是朝堂里的派系斗争,咱们只是被殃及的小虾米。”吴轩道,“你放宽心,既然点了你,你就收着。进士及第三鼎甲,多少人求而不得呢!”
“嗯,我明白。”柳思源点了点头,顿了一下,又道:“这些日子,是我太矫情了。”
今天被得中探花的事情一吓,柳思源突然从前段时间那些迷迷糊糊的日子中清醒了过来。
会试之前,他一直告诉自己,必须考中状元,只要考中了状元,一切事情就都解决了。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姜姑娘都不会嫁给他。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母亲也都会日复一日地催他成亲生子。
他把考状元这件事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却无端牵连了别人为他担忧。
“文轩兄,多谢这段时间的照顾,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柳思源站起身,端正地朝吴轩行了一礼。
“确实添了不少麻烦,吃我家的住我家的,还天天催着我去读书。”
柳思源面露愧色。
“还打扰我跟豆豆的二人世界。”
柳思源头更低了。
“不过,也多亏了你的教导,我才能考出这么好的名次。”
“不是教导,只是互相探讨而已。”柳思源连忙反驳。
“咱俩有多大差距我还不知道吗?我也就背诵的好一些,一写文章就不行,都是你在教我怎么改——”
两人把话说开了,柳思源也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结束前,才有礼部官员过来宣读了陛下的旨意。
依例,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至于其他进士,则要参加一月后的朝考,考中者入翰林院学习,考不中者,则外派各地为官。
除了这道常规的旨意,还有一道是专门给吴轩的。让他明日到工部报到,三日后,启程去昱沽盐场赴任。
吴轩在众人或是羡慕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中,接下了旨意。
第90章
当天回家后, 吴轩把去昱沽盐场的事情和豆豆说了。
豆豆听完道:“大后天走吗?那咱们是不是要去一品楼,多买点好吃的放玉佩里?”
“就知道吃!”吴轩轻轻弹了一下他的脑门, “我连入翰林院的机会都没了, 直接被发配出京了, 你都不知道担心我!”
“啊?”豆豆捂着脑袋疑惑抬头,“可是, 轩哥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昱沽盐场的吗?”
吴轩装可怜道:“昱沽县那么偏远,以后要吃苦了。”
“轩哥你说什么呢!昱沽县离京城也就两天的路程, 而且昱沽是大县,很富饶的, 还有码头——”说到这里, 豆豆突然激动起来,
“轩哥,咱们不用去一品楼买吃的了!昱沽县有码头, 肯定有南来北往的各地特色美食, 而且又靠海, 海味一定也很鲜美。”
豆豆光是想象就已经对昱沽县兴趣满满了,恨不得现在就启程。反正他们收拾行李很快, 随时都能出发。
又一次装可怜失败,晚饭吴轩怒吃三大碗,终于成功得到了豆豆担忧的目光。
“轩哥, 晚上吃这么多不好消化。”
“那你帮我揉揉就好了。”
“怎么揉?”
“这样揉。”
——
第二天一早,吴轩去工部报到。报上名字以后,直接被领到了工部尚书谭闻面前。
吴轩躬身行礼, “见过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态度十分亲切,“坐吧,桌上有茶水。”
吴轩就座,端起桌上的热茶饮了一口,就听尚书大人道:“阿延跟我提到过你,说你厨艺极佳,还——”
“咳咳——”吴轩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卡在了嗓子眼里,咳得惊天动地。
天知道,他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没有把茶水喷出来。
“茶水太烫了吗?”尚书大人关切道。
“没——咳——没事,第一次得见尚书大人,咳——有些紧张。”吴轩道。
“是不是你不知道阿延是我的儿子。”谭尚书自以为找到了答案,道,“阿延是我的小儿子。这小子读书马马虎虎,一颗心都扑在了吃上,最喜爱各色美食。能得到他的夸奖,你的手艺肯定很好。”
“令公子过奖了。”吴轩十分谦虚。
谭尚书又跟吴轩唠了几句家常,才说起了公事。
“陛下旨意上要求三日后启程,这是陛下对你的看重,你需得把晒盐法落实下来,方能不负陛下圣恩。”
吴轩认认真真听着,边听边点头应是。
“开春了,各地官道要重新修整,河道沟渠也要深挖,还有几个新的驿站要动工。所以工部能空出来的人手也有限,只安排了两个文书,随你一同去昱沽。”
“多谢尚书大人。”能有两个帮手,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谭尚书又叮嘱了几句,就叫了人进来,让他带吴轩出去认识认识同僚,顺便给吴轩讲解一下工部的下辖部门以及具体差事之类的。
吴轩在工部衙门待了整整一天,也跟那两位一起去昱沽的同僚见了面。
三人约好后天早上,一起从衙门启程。
——
吴轩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豆豆道:“大田叔一家来过了,带了不少吃的,他们走后我都放玉佩里了。大田叔还送来了一辆马车,他说马车是按照你的要求做的,你看过后要是有哪儿不满意,就去找他。”
吴轩换下外出穿的衣服,道:“他们什么时候到的京城?”
“昨天下午。文寿去接的。”豆豆道,“对,还有马,就是以前咱们用过的小黑。文寿说这匹马喜欢你,他喂不熟了,索性直接给你了。”
“哈哈哈,小黑有眼光!”吴轩换好居家的细棉布长衫,“还有别的吗?”
“还有一封文韬给你的信,我放书房桌子上了。”
“嗯,等吃完饭再看。”吴轩起身往门外走,并问道:“思源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
“那咱们自己吃,不管他了。”没有柳思源,他们吃的更自在一些,可以直接从玉佩里往外拿东西。
等吴轩和豆豆摆满了一桌的饭菜,刚准备动筷的时候,柳思源回来了,还带回了三张请帖。
“顾瑾给我的,他明天在家里办宴,庆贺得中状元。”柳思源把帖子递给吴轩。
吴轩拿过来看了一眼,果然,给豆豆的那张照例是有族徽的,而他和柳思源则是普通的请帖。
开启请帖,里面竟然掉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七个大字,“明日武安侯亲至”。
吴轩把纸条收起来,招呼柳思源吃饭,“刚从一品楼订的,还热乎着呢!”
——
饭后,吴轩和豆豆去了书房。@思@兔@文@档@共@享@与@线@上@阅@读@
吴文韬写的信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家中一切安好,他和罗姑娘的亲事也定了下来。罗家说舍不得女儿,要多留一年,所以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份。
吴轩放下信纸,什么都没说。
豆豆道:“轩哥,你不回信吗?”
吴轩道:“等去了昱沽再回,顺便给大伯捎回去点儿海产。”
豆豆“哦”了一声,又问道:“顾瑾给你的请帖里写了什么?”
吴轩把纸条递给他看。
豆豆道:“武安侯?是那个很漂亮的绿色马车吗?”
吴轩本来一脸严肃的,都被他逗笑了,“你就这么喜欢绿色?一辆马车到现在还记着。”
豆豆扯了扯身上新做的春衫,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真的很好看啊,我们去布行就没有买到那么飘逸的料子。也不知道武安侯是从哪里买的?”
豆豆倒是有心想问一问,但他也知道武安侯身份贵重,他们要是跑去问人家马车上的薄纱是从哪儿买的,怕不是要被打出来。
吴轩把豆豆手里的纸条重新拿回来,问道:“豆豆,你知道袁阁老吗?”
“当然知道,崇文一朝的内阁首辅,全大阑国的钱庄都是他建的。”豆豆道。
吴轩又道:“你知道袁阁老有哪些后人吗?”
“不就是武安侯?还有别人吗?”豆豆疑惑。他对朝中大事并没有什么了解,所知道的大多都是听吴轩平时提起的。
吴轩道:“那你还记得前年县试的时候,就是顾瑾第一次主动接近我,是因为什么吗?”
豆豆想了想,道:“玉佩?”
吴轩点头,“豆豆,你娘亲和武安侯,很可能有血缘关系。当然,这这是我的猜测,顾瑾从来没有明确说过。”只会暗搓搓地跟他暗示来暗示去。
“我娘亲?”娘亲在生下他以后就去世了,豆豆对娘亲仅有的一点记忆,也都是听于虎说的。他只知道娘亲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而且和他一样患有心疾。
吴轩把豆豆揽过来坐好,“其实我早就有这个猜测了,顾瑾这样的世家子弟,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主动和咱们交好。”
豆豆被这个突然而来的讯息砸的有点懵,“轩哥,这世上姓‘袁’的人那么多,也不一定就是一家吧。”
吴轩在他背部轻轻拍抚,“如果只是一个姓,当然不至于。主要是因为那块玉佩是很少见的暖玉,而且顾瑾的态度很笃定,这次又直接请了武安侯本人——”
这众多条件加起来,可能性就很大了。
“暖玉很少见吗?咱们家不是有很多?”光暖玉做的玉佩他们就有两大盒子,换着戴都戴不完。
吴轩:曾经连一两银子都看得很重的豆豆,已经被他带歪了价值观。
也因为豆豆这奇怪的关注点,吴轩突然不太担心明天的事情了。他们现在猜测得再多,也是徒增烦忧,等明天见了武安侯,一切就都清楚了。
第91章
第二天, 三人到了顾府。
拿出请帖,果然, 小厮恭敬地请豆豆去另一个方向。
柳思源朝他们摆摆手, “文轩兄, 等宴会结束了,我去马车附近等你们。”
吴轩点点头, 跟着豆豆走了。
京畿重地寸土寸金,况且还是在高官显贵云集的东城, 所以